地處桐柏山脈南麓,與大別山脈西端交匯處的鄂北之地廣水,因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的系列舉措,正日漸引發外界的廣泛關注。 8月3日,“廣水發布”報道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于8月1日至2日率調研組前來廣水調研農業農村現代化工作的內容。
8月1日至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率領的調研組與廣水市主要領導進行座談;圖源“廣水發布” 值得注意的是,從2022年7月至今已有全國政協、農業農村部等十余批次人員,前來廣水重點調研以鄉村合作公司為核心依托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工作。 上述的動態意味著,廣水以鄉村合作公司為核心依托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工作思路與解決方案,已成功“破圈”并有望成為鄉村振興方面的樣本與代表性模式。 廣水方案的實踐 據了解,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機構,前來重點調研的鄉村合作公司是依托返鄉能人,以市場化方式激活農村資源和激發內生動力的系列舉措。 資料顯示,廣水在推動動實施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確立了“請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的具體操作思路,成功邀請物色了26名鄉賢擔任鄉村合作公司經理。 
從內容上看,廣水鄉村合作公司的實施思路及共同締造理念,與“荊楚連線”負責人2017年春在“識局”上率先呼吁實施鄉村振興時的提法,可謂異曲同工和不謀而合 其中,鄉村合作公司是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或村集體主導的農民合作社為主體,與返鄉能人和農戶及社會資本共同發起組建的具有獨立法人治理結構的企業。 按照上述組合,鄉村合作公司充分發揮返鄉能人的經營優勢,有效依托各村的區位條件和歷史積累與資源稟賦,積極開展農產品經營和農機與勞務服務等業務。 最終,通過鄉村合作公司的業務發展和經營績效,帶動農民融入市場和農業產業鏈價值鏈,進而盤活農村資源、形成內生動能、壯大鄉村產業和集體經濟,有效解決土地撂荒、農民就近就業困難、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等問題。 “檢察日報”等媒體的報道顯示,廣水街道的駝子村之前村集體不僅常年沒有收入還負債20萬元,而2021年成立鄉村合作公司的當年便實現利潤93萬元。 如今,駝子村的鄉村公司流轉了全村荒地荒塘1200畝,打造了王鴿養殖、瓜果采摘等業態,帶動農戶建設200余個蔬菜大棚,累計實現凈利潤213.7萬元。 
駝子村村委在田地中查看作物生長情況,圖源“檢察日報” 更重要的是,依托鄉村合作公司的良好經營,駝子村不僅實現了村民增收和家門口就業,還有財力實施塘堰整治、設施維修等公益事業,推動村貌邁上新臺階。 從上述媒體報道內容看,廣水的鄉村合作公司確實實現了農村興產和農民增收與安居樂業的結合,是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有益探索。 廣水模式的內核 事實上,在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過程中,廣水不僅注重鄉村合作公司的創建與經營,還有以評促建及相配套幫扶等系列具體舉措。 據悉,在大力召喚能人回鄉和成立鄉村合作公司的基礎上,廣水還對其實施動態星級管理并根據評價結果采取對應舉措,推動鄉村合作公司模式不斷優化與整體經營不斷壯大。 
2022年12月5日,總投資1.3億元的鄉村合作公司及部分市場主體參與的合作項目集中開工活動表明,鄉村合作公司在廣水已初步成勢并成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圖是相關公司負責人接受當地媒體采訪的情景,圖源“云上廣水” 目前,廣水有效運營的鄉村合作公司有200余家,已形成多村聯合、跨鎮聯建、市鎮村聯合等模式,成功推動關廟鎮鐵城村等軟弱渙散的“空殼村”蝶變成為干群同心“示范村”。 數據顯示,廣水211家鄉村合作公司在2022年共實現營收1.39億元、盈利2600余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1300余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果。 某種程度上,廣水以鄉村合作公司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思路與模式,不僅是被實踐證明已產生相應經濟社會效果的有益探索,還是在全市范圍內實現復制與驗證的具體解決方案,是可以考慮進行更大范圍和規模推廣的鄉村振興模式。 正因如此,自2022年初首次以鄉村人民公司面貌,依托相關媒體進行數次宣發與醞釀后,于2022年7月左右吸引省市領導和國家機關及學界人士陸續前來調研,成功“破圈”。 可以說,廣水以鄉村合作公司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鄉村振興模式,之所以能獲得省市領導和中央部委及學界人士的持續關注,其實是實干和巧干結合的產物。 
2月22日至23日,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副司長王賓等前來廣水調研時,聽取隨州市委和廣水市委主要領導介紹相關情況;圖源“廣水發布” 在當前,整體發展進入存量階段的背景中,不僅廣水推動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思路值得學習,其借用媒體力量進行有效傳播的舉措同樣值得學習。 后續,期待廣水的鄉村振興模式經受時間考驗后,在更大方面探索和形成更多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貢獻隨州力量和湖北智慧!
|